浅谈作文教学

温哥华北京中文学校教师  张璇


          今天同版面刊登的作品是温哥华北京中文学校三年级学生的。(注:该篇文章同张老师学生的多篇作品一并发表在2007年2月28日《环球华报》的《中文园地》栏目中)大多数学生的年龄都是九到十岁,或者再小一些。或许有些家长会置疑:“怎么可能呢?我的孩子也是中文学校三年级,连字都写不了多少?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作文来?”其实家长的置疑有道理,但又没有道理。这又如何说呢?

          道理在于这些孩子的作文非常精彩,不要说海外,就是国内三年级天天学习语文的孩子也未必能写的出来;而无道理在于孩子不会写更多的字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思想,没有情感,只要他们能准确地用中文表达意思,再通过系统的作文训练与指导,写出如此佳作也就不奇怪了。那么如何有步骤的指导孩子作文,如何让孩子从“涂鸦”到“精品”,从“抓耳挠腮”到“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这一过程又是如何实现?在这一年的海外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切从日记开始

          作文训练的开始首先布置孩子们写日记,并且不做任何要求,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更加不要给孩子们提出“作文”这样的概念。

          记得在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语文期末考试考了100分。我欢呼雀跃地把这个消息告诉表姐,结果得到一记冷弹:“等你到了三年级就永远别想拿语文的100了! 因为三年级开始你要写作文了,作文是永远不可能拿满分的。”我想我就是从那时候“惧怕”作文的。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后来还演变为“谈作文色变”。因为我有这样的感受,所以我是绝对不会让我的学生也有此遭遇的。我希望孩子们从一开始就是在无压力的状态下写作文,并且慢慢地喜欢作文。

          第一次收上来的日记基本上是支字片语,大多是三两句记“流水”的或是说一件事情,没有头尾,没有段落。但孩子们永远都是挖掘不完的宝藏,在此其中,你仍旧可以找到可贵的地方。比如孩子们会在日记旁画上几笔,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用文字表达不出来的感情;也会偶尔用错别字写出几个类似“心xiang是成”的成语来。在我看来,这些都是钻石,最终能雕琢出璀璨夺目的无价之宝。

          情感是作文的调味料

          孩子们的“涂鸦”日记的题材都是五花八门的。有写人的、记事的、状物的,还有不少游记。每次我都会用心的欣赏和批改,并且用反波浪划出好词好句。

          在孩子们自由自在发挥了3-4篇日记后,我提出了第一个要求:在日记中一定要加上自己的感受,哪怕是一句话。有的孩子对“感受”一词很困惑,于是我让孩子们拿出自己的3篇日记,让他们读出被勾划的句子(之前我已经用反波浪划出了每篇中表达自己感受的句子):“我爱我的妈妈”“今天我真高兴啊”“我不喜欢舞蹈,因为我很累”,让孩子们自己体会“感受”一词的意思。

          “哦,我知道了,‘感受’就是feeling。”“对!”我马上肯定了孩子们的总结。在下一次的日记中,我会发现孩子们都会或多或少加上自己的感受。虽然都是最简单的感受,但无论如何也使日记有了中心,有了思想与“灵魂”。

          细节是作文的主料

          大多数害怕作文的学生往往都是脑袋里事件、情节一大堆,却不知道从何下笔。所以我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采用的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感受,再来选择写出跟感受对应的事例、细节。

          或许这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不同,但效果却是明显的,因为写出自己的感受是一件相对较容易的事情。有了情感基础,我会让学生逐一提出问题:“我为什么会高兴呢”­——“哪件事情让我最兴奋”——“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哪里,什么时候”——“谁在这件事情里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有了问题,当然需要回答。最后,孩子们的答案就是一篇作文了。

          日常教学中,孩子们往往也不理解“细节”的含义,我就用学生的思维用“detail”来解释。真是既简单又有效。我想,“教学相长”也即是如此了。

          范文是最好的老师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范文在初期的作文教学中是最为有效的。

          范文不一定是完美无暇的,最好就是应景的。班级里小伙伴的文章、同一个中文学校的报刊稿等等都是最好的材料。所以,我校出版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征文选》帮了我的大忙。

          每次让学生欣赏的范文最好是同一类型中不同风格的,这让学生可以更好的体会和掌握不同的写作技巧。比如我在后来的命题作文训练中经常会提前准备一些范文念给学生听,并且与学生一同去分析、欣赏精品中的精华。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找到了写作的窍门。

          范文的运用并不是单念文章,教师也可以根据作文训练的目的而创造场景,让学生体会情境。有一次我给学生布置题为《第一次……》的命题作文,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第一次”,我给学生讲述了我第一次炒饭的经历:“在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回家特别饿。爸爸妈妈又不在家,所以我决定自己炒饭。因为是第一次打鸡蛋,所以我连续打了3个鸡蛋。第一个全破了;第二个,把蛋不小心打进了垃圾桶;第三个,马马虎虎打进了碗里,但是星星点点的蛋壳混在蛋黄里头。……”学生们听我讲得津津有味,时时发出笑声,效果异常的好。

          当我讲完我的“第一次”的故事,也要求学生讲讲自己的故事,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都想抢着把自己的“第一次”经历告诉大家。那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完全是孩子们生活写照——“第一次滑雪时的害怕,第一次钢琴比赛时的紧张,第一次进万圣节鬼屋的恐惧……”有了这些分享,还担心写不出好的《第一次……》么?最后我还要求学生最好能图文并茂,有照片的贴照片,没有的就画出来。

          最后,我要感谢家长们,因为我知道,孩子们每一篇作品的背后都有家长一笔一划,一字一句的辛勤辅导。更要感谢孩子们,他们的话语对我是一种激励,他们的作品对我是一种享受,他们总能将我带回到美好的童年时光。